老年人不會用智能手機,生活在當下會碰到哪些無形的墻壁?
64歲的王海平感覺有點不舒服,一大早出門打車想去趟醫院。小區外停了四五輛出租車,王海平挨著問了一遍,空車司機擺了擺手,給出了相同的理由:“有人預約了?!蓖鹾F酵惠v輛空車停下,接上手機叫單的年輕人后,又迅速駛離視線。趕上了上班高峰期,他只好站在路邊拼命揮手,直到終于攔下一輛空車。家距離醫院不足3公里,王海平足足等了20分鐘。
王海平來到醫院后,人工掛號窗口早已排起長隊。醫院新上了智能掛號機器,年輕人輕車熟路地操作著,他瞅了大半天,還是沒看懂流程,只得訕訕地排回到隊尾。半小時后,他被窗口人員告知,上午的專家號已經放完了……
王海平有點生氣,他發覺自己被人“歧視”了,但又說不上該責怪誰。在這個奔涌的智能時代,數據和信息覆蓋社會的每個角落,王海平卻始終覺得離自己很遠。在這個全新的世界,他似乎經歷了一次全新的老去。王海平的經歷,在這座城市里每天都在重復上演。智能手機將老年人的生活隔離成兩個世界。
當場能記住的隔兩天怎么全忘了呢
“請張嘴……”在經十西路一家銀行網點,68歲的趙彩霞面對著大廳里的智能柜臺設備,在張嘴、眨眼、抬頭、轉頭等一系列指令提示下,一遍一遍地嘗試,反復折騰了五六分鐘,最終也沒能成功通過核驗。上了年紀的她頭腦雖還清楚,但聽力和反應已經鈍化,面部和肢體也有些僵硬,在人臉識別掃描系統面前,始終做不對規定動作,急得滿頭大汗。在一旁指導的工作人員也無可奈何,只好引著她走向人工柜臺,那里要排1小時以上的隊。
除了在銀行智能設備面前碰壁,回到家后的趙彩霞,時常也會感到不知所措。一家三代住在一起,這兩年家里添了各式各樣的“智能家電”:大尺寸液晶電視擺在面前,她卻不知如何用遙控器切換平臺;全自動滾筒洗衣機有十幾項功能,她試過幾次嫌程序繁瑣,還是習慣動手洗衣服;洗碗機、吸塵器、掃地機器人、垃圾處理器,這些新型家電在她面前多半淪為“擺設”……
比趙彩霞小幾歲的王海平,心里多著幾分不甘,總想著跟上時代的步伐。今年年初,王海平讓女兒給他買了一個智能手機,花了699元。他開通了微信,有了網名“聰聰爺爺”,幾天后學會了跟孫子視頻通話,整個人變得神采奕奕,遇見熟人就炫耀。然而,時間一長,他發現還是被時代甩在身后:購物要掃二維碼,他的手機沒綁定銀行卡;出門想網絡叫車,他不會使用打車軟件;看病得網上預約,復雜的掛號流程他看不懂。即使到了醫院,各種檢查、就診單據需要機器打印,有的要掃描二維碼,有的要插卡或刷卡,他也一直犯迷糊。兒子教過他好多次,他每次當場能記住,隔兩天就全忘了?!鞍?,真是老了?!痹谕鹾F降挠^念里,衰老標簽的背面,除了記憶力的退化,還寫著“對科技力不從心”。
像王海平這樣60歲以上的老人,在中國有2.54億,據國家統計局2019年數據顯示,60歲以上的老人上網比例僅23%。每四個人中,就有三個人未曾接觸過網絡??萍嫉牟粩噙M步,不僅沒能讓“沒趕上趟”的老人享受到便捷服務,反而瓦解了熟悉的日常操作,生活中多了更多的不便,成為龐大而沉默的“邊緣群體”。會不會使用智能手機,把老年人分隔在兩個世界。
是智能產品該“高齡”些,還是年輕人該更耐心?
老人在智能時代被邊緣化,這一問題由來已久,且逐年累積。這次疫情特殊時期,更將很多現實問題擺在眼前。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,市民在進入公園、商場、銀行等場所時,都需要通過掃描健康碼核驗個人健康狀況。新時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,時常有老人無法出示健康碼被工作人員攔住。負責核查的工作人員同樣很無奈:“很多老人不理解規定,堵在門口吵鬧,就是安裝一個普通的二維碼,又有什么難的呢?”
在掃碼時代,科技與倫理的沖突處處可見。王曉丹是濟南一家銀行的客戶經理,過去兩年里,由于銀行網點砍掉了近一半的人工柜臺,改用智能柜臺辦理業務,教老人如何使用智能柜臺就成了她日常的主要工作。她不止一次被辦業務的老人搞到“崩潰”:“動作總是跟不上指令,密碼一遍遍地輸錯?!蓖鯐缘ふf,老人們連最基本的ATM機都不愿意使用,總害怕“錢被盜”、“卡被吞”、“誤操作”,寧可排上三四個小時隊到柜臺取錢??墒?,他們在人工窗口辦理業務太慢了,有的能花上近一小時,讓后面排隊的人不免心生抱怨。不過,看著這些行動遲緩、表達不清的老人,在智能柜臺前緊張得像個犯錯的小學生,王曉丹心里又不免陣陣酸楚。
“科技不等人,你不愿意上車,只會被越甩越遠?!薄澳贸鎏鴱V場舞的執著,什么手機都能學會用了?!薄叭绻麨榱死先朔奖?,棄用科技改用人工,會不會也是種資源浪費?”在互聯網上,發出類似聲音者不在少數。也有不少網友認為,現在智能科技產品越來越多,但為老年群體開發設計、真正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卻很少。年輕人又普遍缺乏耐心給老人“科技掃盲”,那些“慢半拍”的老年人才無法融入。消除橫亙在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,并非一件簡單的事情,這不只是技術問題,同時還考驗著我們,對待老年人該有怎樣的社會倫理和價值導向。
鼓勵老人的點滴進步,領著他們邁入數字時代
在“后浪”奔涌的年代,這樣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多,老人們想要生活維持正常、舒適地運轉,學會一些簡單的手機操作與網絡常識在所難免。
濟南是山東省率先進入中度老齡化的城市之一,目前濟南市老齡人口已達130萬人,占總人口的20.47%。日前,在濟南森林公園內,記者隨機街采了20位60歲以上的市民,他們中有8人使用的是老年機,剩下12人使用智能手機,但大多數人只會接打電話,有的甚至連微信都不會用。在這12位老人中,有8人認為“智能手機學不會”,4人認為“還在努力學習中”。那么,又該如何讓他們盡快擺脫“邊緣化”的處境?
提供有針對性的學習講座,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。從2017年起,山東老年大學就開設了智能手機班,每年上百個名額幾分鐘就被“搶光”。70歲的李武就是智能手機班的一名學員,上課的時候,老師每講一句,他就認認真真地記在筆記本上,回家后再自己琢磨,不懂就跟兒子和孫子討教。一個學期下來,他熟練地學會了手機的日常操作:社交、娛樂、支付。邁入古稀之年的他,今年還學會了玩抖音、制作美篇、在直播上購物,玩得不亦樂乎,比大多數老人都“時髦”。
在濟南,也有一些社區開設了類似的培訓課程。歷下區甸柳第三社區60歲以上老人有1000多名,占社區總人數的20%。為了幫助老人跟上時代發展,社區連續多年開設了互聯網培訓班,教老人使用手機、電腦、攝影等基礎操作?!袄先藗兊膶W習熱情非常高,后期我們還準備開設一些進階課程,比如如何玩抖音等等?!鄙鐓^工作人員表示。
老年人需要培訓班,更需要家人的陪伴。子女送給老人電子產品,卻“管送不管教”,是當今很多老年人面對的問題?!敖涛覌屖褂秒娮赢a品可費勁了,手機要從開關機鍵教起,洗衣機怎么用、遙控器如何調臺講了無數遍,關鍵是剛教了半小時,沒過兩天就全忘了,說多了還不耐煩,一上來脾氣就說不學了……”趙彩霞的女兒忍不住倒苦水。不過,時間久了,女兒還是為母親的點滴進步感到欣慰:“她現在基本會用微信語音聊天了,還經常給我分享一些文章,看到她玩得很開心,我心里也挺高興的。我媽畢竟年紀大了,一切還得慢慢來,得多鼓勵鼓勵她?!?/span>
“學會了互聯網,老人的生活會更加豐富,和社會、兒女的交往更加密切,很多老人就不會再感到孤獨?!鄙綎|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認為,老年群體不能與時代脫節,更不能被科技發展所拋棄,這需要我們社會各界共同努力。一方面,子女應該給老人多一些關愛,教父母使用科技產品也是盡孝的一種方式;另一方面,社會層面應擴大針對老人的培訓覆蓋面,呼吁更多社區人員、社工、志愿者們加入進來,對老人實行普惠性的培訓?!巴瑫r還應該看到,總有一部分老人受收入水平、年齡、認知的限制,無法享受到智能化帶來的便捷服務。因此,當地政府在信息方面也應該提供‘兜底保障’,為老年人保留一定比例的傳統通道,比如銀行、車站、醫院等公共場所保留足夠的人工窗口,來滿足這些邊緣群體的需求,別讓他們感到自己被人遺忘?!?/span>
- 上一篇:探索養老社區新模式 險企深度布局養老服務產業
- 下一篇:沒有了!